求证:建成多年仍未投入使用,上海这个交通枢纽为何长期闲置?


在五角场的求证期闲淞沪路、政通路路口处,建成有一座爬满绿植的多年建筑,这是投入通枢规划中的“五角场交通枢纽”。这座交通枢纽已建成数年却一直没有真正投入使用,使用上海近期有网友发文提出质疑,个交引发网民关注。何长究竟这里为何会长期空置?记者现场走访并向相关建设和管理部门了解了情况。求证期闲

实地走访:建筑整体完工,建成部分设施闲置

“五角场交通枢纽”位于淞沪路、多年政通路十字路口的投入通枢东北角,从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循着指示牌从3号口出站便是使用上海。


按照规划,个交这里将设置4条公交线路始发站,何长配建“P+R”停车场、求证期闲出租车候客站、非机动停车、公交调度管理用房等设施,旨在提高市级副中心五角场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,改善地区停车条件。其中,公交枢纽地下一层、二层计划设置地铁与公交枢纽换乘大厅、地铁附属建筑、公交附属建筑和自行车停车库等,地面一层将在中间50米宽的范围架空,设公交车、出租车车道及候车月台。



现场走访可见,建筑一层已经建好了供公交车使用的道路、站台等设施,还有指向地铁10号线的指示牌。据网友发布的建筑内部照片看,站台旁还有电动扶梯可以直接下行通向地铁进站口。

不过,上述设施目前处于闲置状态。而建筑二层、三层是社会停车库,目前正常面向社会运营。



此外,枢纽一层的部分空地搭建了临时板房,有工人在此生活。工人表示,他们因其他项目施工暂住在这里,并不是要对公交枢纽建筑进行施工,至于这里何时投入使用,他们并不知情。

闲置原因:施工调整导致车辆转弯受限

既然公交枢纽已建成许久,为何迟迟没有投入使用?

杨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项目由轨道交通十号线发展有限公司代建,在2011年12月取得施工许可证,并于2014年完工。目前已移交由上海交投场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。

不过,由于2013年淞沪路地下空间建设时,淞沪路的交通组织经过论证后发生了调整,导致公交车辆进出枢纽通道转弯半径条件受限,因此,相关部门和单位便一直没有启用枢纽。

“按原来的规划方案,公交车辆是从淞沪路直接进入枢纽的各条上下客道。建成的时候,变更为由路口辅道进入枢纽,再转向进入对应的上下客道。但实际上辅道的宽度无法满足常规公交车辆的转向半径。”相关工作人员称,建成后的通道对于大型公交车进出而言,存在一定安全隐患。

由于建成后辅道入口所处的路口紧邻地铁10号线入口,近年来,等候信号灯过街人流不断增长,高峰时段时常发生人行道拥挤、过街人流在辅道口等候的情况。交警部门考虑到行车及人流安全,也认为该辅道不适合作为大型车辆出入口使用。

而在项目验收过程中,现场还被发现存在漏水、应急灯、水泵、消防设施等问题隐患,一定程度上也推迟了项目最终交付的时间。最终施工方于2021年完成了整改并交付。

此外,作为重大工程项目,今年的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工程将盾构起点设置在国济路上,施工期间也不具备公交车辆通行的条件。同时由于建设需要,项目指挥部需临近施工现场,目前设置在公交枢纽一层。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原规划的公交枢纽项目无法正常启用。

后续:转型方案正在加快研究

“枢纽建成以来,市区交通管理部门会同企业多次专题研究和协调,人大代表也多次关心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,对于广大市民的关切,有关部门也在努力研究推动,但进出通道受限的问题涉及枢纽内外交通组织调整改造、公交车辆选型和线路运营安排等,各方目前尚未就改造、运营方案形成共识。

地处五角场商圈,公交枢纽可以尽快投入使用一直是周边不少居民的期待,当务之急,是如何研究出台一个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
记者日前在杨浦区召开的协调会上了解到,相关单位正在加快研究引入小型巴士的方案或功能转型可行性,如果可行,将尽快研究优化站点设置,争取早日将枢纽投入使用。

“不管最后这块地方做什么用,都希望赶快用起来,不要把宝贵的资源浪费了。”居住在五角场附近的姜女士表示,希望公交枢纽可以尽快投入使用,如果不作为公交枢纽,也可以考虑改建为停车场、商铺、餐饮等其他业态,方便周边市民。

杨浦区建管委也表示,一旦枢纽启用方案确认,将积极配合协调,立即退还目前枢纽内临时借用给其他项目施工单位的场地,推动枢纽早日启用。

超大城市的治理中,许多大型项目都无法仅靠一个单位独自解决。但情况越是复杂,越是考验管理部门的治理智慧,期待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进一步加强协作,早日推动问题妥善解决。

微信编辑:老朴

责任编辑:康开利_NB23017